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

上海财经大学学术道德问题之五――对博导晁钢令、博士副教授王晓玉六篇论文的质疑

  作者:九天揽月

  上海财经大学博导晁钢令、博士副教授王晓玉自2005年以来,针对同一次调
研数据发表了6篇论文:

  1.王晓玉、晁钢令,《中国市场上私人关系对企业间关系的影响_基于企业
间核心关系变量的实证分析》,《当代经济管理》2007年第1期。
  2.王晓玉,《边界管理人员关系与企业间关系_信任的核心作用》,《管理
学报》2006年第6期。
  3.王晓玉、晁钢令,《私人关系、契约关系对企业间两层次信任的影响_来
自家电分销渠道的实证分析》,《上海管理科学》2006年第5期。
  4.王晓玉、晁钢令,《人际关系、人际信任对企业间关系的影响_来自中国
家电分销渠道的实证分析》,《财贸研究》2006年第5期。
  5.王晓玉,《边界管理人员特征对企业间两层次信任的影响_来自中国家电
分销渠道的实证分析》,《商业经济与管理》2006年第5期。
  6.王晓玉、晁钢令,《组织间信任与组织间人际信任的作用比较_来自中国
家电分销渠道的实证分析》,《经济管理》2005年第8期。

  这6篇论文的主要研究步骤是:1.依据问题,构建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。2.
根据结构方程中的变量,构造变量衡量。3.依据变量衡量,设计问卷,供被调查
人员填写。4.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,得出结论。在这一过程中,结构方程
决定了变量及变量衡量的名称和调查问卷中所提的问题,因而结构方程变了,变
量及变量衡量就要跟着变,调查问卷中所提的问题就要跟着变,调研就要重新进
行。这6篇论文的结构方程都是不一样的,包含的变量个数从4到7不等。

  论文1涉及的变量为:私人关系、人际信任、企业间信任、关系投资。论文2
涉及的变量为:私人关系、人际信任、企业信任、关系投资、商业价值观、合作
努力。论文3涉及的变量为:私人关系、人际信任、企业信任、契约关系。论文4
涉及的变量为:人际信任、人际关系、企业间信任、关系投资、合作。论文5涉
及的变量为:私人关系、人际信任、企业信任、能力、意图、价值观、信任倾向。
论文6涉及的变量为:合作、人际信任、组织信任、关系投资、合同正规性。

  当大家单独看每篇论文时,会以为作者为了得到研究数据及结论,每次都进
行了单独的调研,但经过分析可以知道,这6篇论文都是基于同一次调研。这6篇
论文都包含这样的文字“本次调研所获得的在上述九个省份的分销商名录共 
2466个 ,按照约四分之一的比例随机抽取拟调研的分销商 ,形成 615个分销商的
名录。问卷以邮寄的方式发出 ,对象是分销商家电采购部门的领导 ,期间又经过
电话联系 ,一个半月后 ,共回收问卷 275份 ,保留有效问卷 268份。”因此,6
篇论文所指的调研是同一个调研。根据论文6的收稿时间可以断定,这个调研最
迟发生在2004年。

  第一种情况是,王晓玉、晁钢令很有远见,在最迟发生在2004年的调研中把
这6篇论文涉及到的变量全部都包含在调研问卷中了,但大家在这6篇论文中,看
不到一点这方面的蛛丝马迹,反而被作者诱导,感觉调研是针对该篇论文的。

  第二种情况是,王晓玉、晁钢令只对这6篇论文中的部分变量进行了问卷调
查,并没有对全部变量进行问卷调查。如果这种情况成立,则王晓玉、晁钢令就
涉嫌在以上论文中造假。

  到底哪一种情况是真的?由于王晓玉、晁钢令在论文1中继续声称他们“保
留有效问卷 268份”,这268份原始数据资料可以揭开答案。不过,王晓玉、晁
钢令会不会像院士魏于全那样不愿意向他人提交原始数据资料呢?那是一定的!

(XYS20071113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